正在浏览:   1 名游客


 到底部   前一个主题   下一个主题  [无发表权] 请登录或者注册



阳二居委 施淳钧
人生的需要
阳二居委 施淳钧

人生的需要

(本站发日期:2011-12-1

当我们降生的时候,发出的第一个声音,是哭声。那是因为孤独和恐惧。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我们什么人也不认识。在这个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我们将要认识许多人,我们还要经历许多事。凭什么?

  感谢造物,让人类有一个能够思维的大脑,使我们能够对事物进行思考和判断,然后作出结论。这一过程其实也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一过程,人们才能得以走完自己的人生,不管你识不识字,不管你有没有文化。所不同的只是在于自觉不自觉,只是在于你认不认识你自己。

 我们这一代人是坎坷的一代人,共和国的灾难,我们全部都领受过了,然而,我们因此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当我们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的时候,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就此学会了忍受饥饿;当我们风华正茂应该学习知识的时候,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我们从此知道了什么叫疯狂;当我们踏上社会的时候,摊上了上山下乡,我们因此认识了农民,并且学会了农田的劳作;当我们年富力强,正当报效国家的时候,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被迫下了岗,由此我们学会了自力更生。

 为了走完这一生,我们就是这样的学习着。但是,这种学习让人感到狭隘和闭塞。人生是有限的,人,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人类如果按照这种学习而生活,那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文明和现代化。我得感谢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产生了语言并且创造了文字,这才有可能把我们一代又一代先人对宇宙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研究、所判断记载下来,后人们才有可能薪尽火传,不断地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所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喜欢读书。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社会学家孟德斯鸠说过:“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一夜之间,世间的名著几乎都成了毒草,我偷偷带了家里幸存的一本《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去黑龙江插队落户,这本书成了我极大的精神支柱,每每劳累之后或者苦恼寂寞之时,我都会读她:《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两位感恩节的绅士》、《最后一片树叶》……它们使我看到了底层小人物的艰难、善良和他们的情感及追求。欧·亨利的幽默和讽刺能使人会心一笑,但是,笑过之后,又让人感到一丝的苦涩。欧·亨利式的结尾使人感到出乎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读书后,我的心灵都会得到很大的籍慰。很遗憾的是,这本书后来被其他生产队的一个上海知青借走后就没有回来。

我喜欢读书。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经常有人夸奖我穿衣服很好看,当然,我知道,这是溢美之词。我穿衣不追求名牌高档,我注重的是得体。其实,这也得益于我的读书,因为,读书使我富有内涵,增加情趣,具备审美观。当然,那不是一种急功近利式的浮光掠影,而是沉醉其中的深度情感的交流,然后把感悟到的东西糅合进自己的身体。

我是六八届初中生,其实,我们只能算是一个识字者,我们缺乏系统的培养,所以,我们也就缺少系统的知识,这使我在读书中常常不能深切理解名著里大师们思想中的精华。以前,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支持外子的工作,放弃了自己进修的机会。现在,退休在家,有余暇了,可以给自己充充电了,这几年,我在市里的老年大学陆续学习了《中外名著鉴赏》、《唐诗三百首》、《明清小品》和《古文观止》几门课,不为别的,只为能够多学点东西,补偿一下自己,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情趣些,更充实些。

 我们年轻时所受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在已经基本被否定了,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缺失,可以拿灵魂与魔鬼做交易的时代,我们无法改变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不是同流合污,而是洁身自好,不受诱惑,“不去执著,过去与未来,只安住在当下。”这是不容易的,那就读书吧。

 美国作家洛厄尔曾经说过:书籍远不止是书本,它们就是生活,是过去岁月的精华,是人类生生死死的奥秘,是生命的本质与精髓——从这意义上看,用一生去学习并不为过。

    学习,这是人生的需要,那是终身的。

 

                                             阳二居委 施淳钧

 


2011/12/1 11:21
应用扩展 工具箱




 [无发表权] 请登录或者注册


可以查看帖子.
不可发帖.
不可回复.
不可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可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可发起投票调查.
不可在投票调查中投票.
不可上传附件.
不可不经审核直接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