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会员之窗

(647 次阅读)
书院诗社:乔家门的一驾“孝老”马车,诠释百善孝为先中华传统美德
(发表日期:2020-04-08)



“夫孝,德之本也。”

孝是什么?一人之德,一家之德, 一乡一镇之德,无不源于孝。

孝者,德之本也。《孝动书院》,德之化也。

“孝老敬老”在多子女的家门里能否做到一致,一直是个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昔日老人有“多子多福”的传统意识,但事实上是不尽相同的。不过,本文的故事成就了两位老人的“福”份,一个大家庭的子女用“心”诠释了一个“多子多福”的传统课题。

 

访书院镇20182019年度“十佳最美孝老家庭”户乔建明家庭

 

这个家,出了一位善驾“孝老”马车的好把式

坐在眼前的乔建明,今年65岁,说起话来坦然又直爽。他没有高大上的语言,却是一位善驾“孝老”马车的好把式。交流之间,乔建明坦然地说道:“孝敬老人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无论放到哪个角度上都不会蹊跷,孝敬父母是伲小辈的责任。”

老乔退休之前,在浦东电力公司工作。一个在外跑跑的人,自然人头要熟一些、办起事来也方便些。故老乔在兄长姊妹五人之中当起了“抛头露面”的人。不过,老乔对“抛头露面”这样的事,也被说得十分轻松。但我想,这是一种责任的担当,他在托举一个“孝”字的份量。“抛头露面”无疑是要化精力的,是一种自我的付出,这样的“外交”角色更多的是在用心、用情。

陈火娟,是老乔的夫人,今年63岁。其心地善良,她是老乔的“内事”参谋,夫唱妇随,在“孝老”这件事上,只要老乔有什么建议,总是一起合计,从不唱反调。在乔家门里,老乔在五个子女中排行“老三”,老大的位置本不属于他,但老乔总在老人有困难时,多出面协调些。老乔自己家里有车子,单位工作相对外出机会也多,平时多花点心思觉得也理所当然,从不计较。

老乔这样告诉笔者:在一个多子女的大家庭里,总要有一个“出头露面”的人吧,走着的“马车”总要有一个“车把式”,一家人都能坐到一驾“马车”上了,才不会东分西散,才会让老人享受到最后一程的“福”。对此,乔家门里的五位兄长姊妹也都认可乔建明的种种想法,他怎么说,其他人就怎么做。于是,乔家的这驾孝老的亲情“马车”走得执着又顺利。

 

故事,永远藏在了乔家亲人的心底里



散发着现代气息的乔家宅院

走进乔建明家庭院,是一个散发着现代气息的宅院。刚建不久的住房,宽畅明亮,院内鲜花点缀,厅堂内的陈设件件鲜艳光亮,一家人生活得美满幸福。


然而父母的身影只能定格在照片上了。揭开这层面纱,早已离世了的两位老人曾经交给子女的却是一张特殊的“考卷”,父母双双得了同一种病、双双需要子女同样的护理、双双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内谢世。一种被医学上称为“帕金森”的病症让两位老人瘫倒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由子女来照料。

一个病人已足够让人受“罪”了,现在偏偏是两个,而且时间又拖得很长很长。这似乎就是一种“孝老敬老”特殊考验。是养老人的一口“气”,还是赐老人最后的一程“福”?自然,乔家门的五位子女选择了后者。

乔建明说:“就这样的护理伲整整持续了八个年头。” “八年了,别提它了。”这只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小常宝装哑受苦而发出的感叹,而现在乔家门兄妹五人付出了对瘫痪父母的八年生活照料,更不要说“别提它了。”但能别提“它”吗?

乔建明的父母得病后,曾经在乡卫生院治疗,也进过当地敬老院,甚至进过“家庭式”护理间。这期间,子女的护理始终体贴入微,不厌其烦。有道是“长病无孝子”,但怎能有“无孝”呢?既使有些怨言,只能放在心底下了。

乔建明的父亲退休之前曾在乡供销社工作,退休金每月有300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了,但乔建明和他的兄长姐妹们都没有眼红父亲的退休金,全部用在了两位老人的身上。父母亲得病在家照顾时,乔建明因夫妻双双工作在外,又居住在外,怎么办?为了照料好父母,乔建明情愿让出自己三上三下住房给阿姐开小店,不收一分租金,让姐姐替自己照料父母;让附近的哥哥替自己照顾父母,乔建明也每月付出了照顾费,绝不让家人吃亏。后来,父母病重进医院了,乔建明和妹妹是住在镇上的,照料父母自然要方便些,于是乔建明用自己的这一“优势”,又约定自己和妹妹每周陪护两天,其余三人各陪护一天,费用谁护理谁支出,同样不用老人的一分线。父母亲大小便失禁后,亲生子女来换尿布,大便不通了就用手指抠;儿媳则勤于烧水喂饭、请理发师傅、洗刷等等。有一次,母亲尿道不通,胀痛难忍,乔建明就在当夜里敲开了医生的门,但终因病情严重,乡卫生院医生做不了导尿,就驱车急送南汇中心医院。就这样一路走来,又在几番周折中,乔家门的五位兄长姐妹之间从未为了老人的事而有过口角和红脸,直至把两位老人安详地送进了天堂。


乔建明夫妇与儿媳、孙儿的日常

 

孝,在这个家庭中得到了延续……

父母亲走了。

每当清明时节,乔建明一家捧着祭品来到父母亲墓前寄托哀思,乔建明也常常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全家子女安康,近来又翻建了新房。如今儿子虽走得早,但儿媳也十分孝敬长辈,一心一意地培养着儿子的健康成长。是的,媳妇也孝,每每逢年过节总会给公婆买些补品、衣服什么的,又年年为公婆做生日,一家人其乐融融。厅堂内的一处“照片墙”记录着一家人的美好生活和情趣,休闲、旅游、玩耍,无处不在释放着一家人的美好心灵。

 

(来源:书院诗社微信公众号 选编:问心)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