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堂:在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教育领域热点问题, “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也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些问题都属于社会性问题,不是教育部门单独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大民堂推出“校外培训市场”系列话题文章,欢迎投稿参与讨论。 最近留意有关社会培训的各方观点,发现讨论大多集中在社会培训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正面、负面影响,而有个深层次的问题鲜有讨论:政府对社会的综合治理,与个人最优培养策略,到底存在多大差异?或者把问题改个表述:对个人的培养倾向于(努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精英化模式;而政府的社会治理必须兼顾成本、效率、公平等多方面因素。 对此,尝试进行简单的分析,欢迎来驳斥或者支持: 摘要 生活好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必然提升、无法阻止,都期待精英化的培养模式,而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资源只能保基本。因此,“多学多补不好”和“不得不多学多补”的矛盾,不断催生情绪上的对立,激发教育焦虑。 建议政策上,要正面评价努力奋斗的精神,保障人民群众自主选择学习机会的权力,允许校外培训的存在,然后靠个性化成长和选拔机制遴选出足够的各类人才。同时,对过重的负担要劝导(不可批判式地全面否定)、对校外培训违法违规的行为要查处(不可视之为寇仇地试图消灭),目的都在缓解对立情绪。 长期看,学习负担、教育焦虑是不可能消灭的,而且消灭了对国家发展有很大伤害。我们得不断提升公共教育的水平,最核心的是师资,包括教师数、教育理念、教学水平等等。 理想的个人培养强调全面、高水平 在普遍的观点里,理想的个人培养必然覆盖各个门类,例如语数外这样的文化科目、科技探索、体育、音乐、美术、人际交往、组织领导、投资理财等等。如果再细分来看,每个门类都有很深的讲究,例如外语最好是“母语外教+听说氛围”、体育最好是跑跳游再加特长项目、音乐可不能只停留在唱歌、行万里路得是全球型的……反正呢,就是要各种项目都得上,而且还得是高大上的(每个细分门类里极易形成鄙视链,就不展开了)。智商、情商、财商、健商、逆商、胆商、心商、德商、志商、灵商……商商都得高(各种商是网上找的,有的我也不知道是指什么)。目标是“成才”,过上富足、轻松的生活。 不知读者看了上述的要求是何感想,我最大的一个感慨就是“贵”!能够真正按照上述策略对儿童进行培养的,全球估计也没几位了。当然,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十多亿中国人都有的,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城市人口中,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产及以上人群,和家庭经济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国的“城乡二元差异”、西方的“贫富二元差异”)。 但是贵又如何?人民群众会因此放弃期望吗?不会!孟母还三迁呢。真正制约人民群众追求更好教育资源的,是家庭的能力——住的地方、经济实力、社会资源等等。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城乡居民都是一样的心情,只不过大部分的农村居民和少部分低收入的城市居民被迫放弃了靠家庭能力辅助子女通过教育成才的期望,经济实力尚可的则会倾力而为。这是人性、是本能,是不以宣传引导而改变的——社会共识可以一起反对黄赌毒、可以一起反对疫情期间到处浪,但绝对不会一起反对努力学习、努力奋斗——真要是以努力奋斗为耻,国之大不幸! 在此提出2个基本判断: 1、追求更好的教育代表着人民群众经济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可不敢对教育有太多奢望)。 2、任何管理手段都不可能阻止人民群众追求更高水平、更为多元的教育资源。 现实的社会治理屈从于成本、效率 自古以来,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就只能是保基本。实际上在很多时间段、很多地区,政府对保基本也很难做到,而是放任人民自生自灭(看看各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举措就可以感受到了)。在现代国家(区别于宗教国家、皇权国家),公平是社会治理的核心。但在不同的体制下,公平体现的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公平就是给予每个人靠努力而出人头地的机会。具体到教育领域,那就是努力给予每位人民“个人努力”的进身之阶(区别于西方“机会均等”式的阶层固化),因此必须(以地区为单位)提供相对比较平均的教育资源给所有儿童。 可是全国有几亿中小学生啊(全球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总人口有这么多),国家财力总共就那么多,就算是全部投入到教育上也对教育资源提升有限,更何况不可能把全部国家财力都投入到教育。不提每个学校都要有母语外教、高尔夫这样的“高大上”教育项目,单纯“完全专业对口的教师”这个要求就会难倒全国绝大部分省市。 当然,这样的情况在全世界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我国能够保障到绝大多数人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已经是前无古人了。就好像前段时间教师训斥家长和学生没钱还不努力的事情(这事儿本身不好),网友们有个角度的评价蛮有意思:同一位老师,在不同年级所教的学生家庭收入相差几十倍,这在西方国家是很难看到的,而在我国是常态(期待一直如此)。 既然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无法满足全民高水平的教育需求,那么政府对教育本身如何看待呢?其实各国都是普遍采用了一个办法:公共教育保基本、个人努力或者家庭辅助实现个性化发展,然后政府通过选拔机制从足够大的人群中筛选出各类人才。请允许我大胆地提个极端假设:人口基数够大,无论教育资源、教育水平如何,最终都能产生出一批人才,这是竞争的结果、选拔的威力。 在此提出2个基本判断: 1、政府主导的公共教育资源不可能满足经济生活水平增长后全体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2、社会治理要以有限的成本从人群中培养和选拔出足够的各方面人才。 公共政策的导向得正、举措得有效 如前文所述,在重重限制之下,政府并不能把个人精英培养策略往公共教育上套,而必须在提供基本服务的基础上通过选拔来筛选人才,选拔的标准得照顾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目前,我们的选拔机制是在鼓励学生刻苦、奋斗的。只不过受制于全国教育水平的限制,只能侧重于文化课的评价(“穷文富武”)。可能再过几十年,教育成本较高的艺术、体育、科技类科目可以占比更大,再然后是“商商齐发”(我自己造的词)。 可是这些年有一种观点,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导向有点冲突:学生学习不能有一点点负担、家庭不能对教育有一点点焦虑。这是要培养佛家还是道家的嫡传弟子?好远离尘世、无欲无求吗?还是说只是为了博眼球,或者是故意挑动社会对立?拜托,我们要的是“减负”、不是“灭负”,是减去“过重”的学习负担,不是一点都不要。而过重的学习负担如何减,其实主要依赖于教育水平的提升,也就是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在同样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对教育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还有一种观点,和现实以及人性明显冲突:“通通都只听学校的,不准到外面、在家里瞎补”。“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在革命年代、在改开奋斗等各种时期的致胜法宝,不让家长发挥自主能动性在校外找点不一样的教育资源,是在联系群众吗?会有多大的群众基础?斗胆一言:家长们普遍地最多是口头说说赞成,然后默默想办法给自己的子女补习,甚至还期待着其他儿童都不补。 总之,不知各位可有一种感觉?现在大家对教育有那么多的不满,恰恰是因为各类导向告诉我们多学多补是不对的、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多学多补。 在此提出3个政策建议: 1、在导向上对适度学习负担和适度教育焦虑予以认可,同时提醒切勿过度,避免激发社会公众对学习负担和教育焦虑的对立情绪。毕竟,学习负担和教育焦虑是有正面价值的,而且也不可能彻底消除。 2、不断提升公共教育的水平,最核心的是师资!师资!师资!(重要的事恨不得重复三百遍)。包括教师的人数、教育的理念、教学的水平等等,手段是大幅度提高待遇,让最顶尖的高校毕业生优先选择当老师、让成绩最好的高中毕业生优先报考师范专业,然后通过各类教学研究、评比、信息化手段来遴选、推广优秀的教学方法。 3、允许校外、家庭各类培训的存在,不将其视为寇仇,保护家长的自主选择权力,避免激发社会对立情绪(最严重的是引发“断绝普通人上升通道”的质疑)。同时,对故意煽动情绪、激发焦虑的广告宣传等重拳出击。 (本文内容吸收了很多网友的观点和表述,因未能查询到初始出处,故未注明来源,特此说明。) (来源:大民堂微信公众号 选编: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