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198 次阅读)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2年度重点支持学术活动 “积极老龄化与老年教育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发表日期:2022-11-07)



2022年11月5日上午,为深入学习二十大报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精神,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2022年度重点支持学术活动“积极老龄化与老年教育高峰论坛”,论坛由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主办。邀请了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市成人教育协会、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上海老干部大学的领导及专家参会并作主旨报告。会议研讨由上海市教科院职教所李B副研究员主持。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孙崇文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发展老年教育作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大举措。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举办“积极老龄化与老年教育高峰论坛”,为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平台,为上海老年教育的实践创新与学术研究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全国老龄办原副主任,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教授发言题目是“老年教育转型发展:从娱乐型向赋能型”。他指出,老年教育未来将有三大发展趋势,包括从政府举办向社会举办转变,从娱乐型向赋能型转变,从大校园向小社区转变。他建议要强化积极老龄观,实现思想赋能;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实现技能赋能;强化主动健康观教育。实现健康赋能。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高志敏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老年教育情寄何方——依循生命和生活逻辑的思考”。他指出老年教育要关注生命和生活,基于生命能量的视角和生命繁衍的视角,维持生命的同时,老年教育也有促进劳动能力存续,老年人社会角色更迭,完满人生追求,通过自我观照,释放生命的内在价值的使命。
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原一级调研员、上海市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夏瑛的交流题目是“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有所为的再思考”。她指出,老年人充分而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使老年人具有更高的自尊、归属感和新的人生目标。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是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她建议要依托各类教育机构,开展老年人技能培训;完善老年志愿服务,探索“时间银行”模式;积极开展“银龄行动”;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优势,搭建支持老有所为的服务平台。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宋娟的发言题目是“积极老龄化背景下上海老年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她建议应从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相关任务中,寻找结合点,发挥老年教育的优势,提高老年教育的贡献度。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要研究政策细化落实和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机制设置和配套举措,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加强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老年教育的财政投入。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强教授交流的题目是“老年人的失智预期寿命和教育”。她认为老年教育能够显著扩大老年人人际交往,形成社会资本,让老人有更强烈的集体感、归属感和认同感,降低失智患病风险。经常参与常见认知活动,加强老年人肢体和脑力活动,提升信任关系,能够延缓轻度失智老人失智发展进程,提高失智老人生活质量。
上海老干部大学副校长王霞介绍了学校系统注册的600多个志愿者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典型案例,关注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所遇到的困难需求,包括老年人在购物、就医和出行中涉及信息化操作问题,通过项目化的志愿者学习和服务形式,将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为结合起来,通过老年教育,为社会带来更多更好的服务和便利。
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助理研究员毛建茹交流的主题是“高校服务老年教育:困境与出路”。利用普通高校办学资源发展老年教育可以缓解老年教育供需矛盾,但是还存在上位法依据不明确,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对老年教育认识不足,老年大学与普通高校核心功能定位存在明显区别、教育供需失衡和学习者基础参差不齐等因素,从政策改进、供需匹配、代际互动、管理优化等方面提出高校服务老年教育发展的建议。
上海市教科院职教所李B副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主动健康:老年教育何能与何为”。她提出:健康是积极老龄化的基础,强化健康教育,引导老年人从被动健康到主动健康需要帮助老年人改变过去以治病为中心的健康观,树立以预防为中心的主动健康观。老年健康教育要拓展健康课程内容,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传播营养膳食、心理健康、伤害预防、合理用药、康复护理、生命尊严、消防安全、应急救助等老年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注重开展积极老龄观教育。
(来源:社区教育大讲堂  半沧  选编)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