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体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单位: 现将《关于加快推进体育标准化 助力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体育局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2月6日 关于加快推进体育标准化 助力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意见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纲要》《体育标准化管理办法》《上海市标准化发展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推进上海体育高质量发展中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促进上海体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和本市标准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体育在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和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中重要风向标的定位,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快构建上海体育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夯实体育标准化技术基础,增强体育标准化服务能力,推动标准化在体育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助力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有效发挥市场监管和体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协同引导体育标准化建设的作用,更好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企业等在体育标准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建、开放融合的体育标准化工作格局。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根据体育发展需要,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规范体育市场发展、做强体育赛事等实际需求出发,突出重点,急用先立,分批制定各级各类体育标准,为引领体育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创新引领,质量为先。转变体育工作理念,聚焦制约体育发展短板弱项,创新方式方法。注重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在体育标准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提升体育标准的研制质量,增强高水平体育标准的创新能力,开展体育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形成体育优质服务典范。 4.区域协同,对标先进。探索长三角体育标准化协同发展工作模式,结合长三角地区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共同支持区域体育赛事、健身休闲服务、体育设施装备等领域标准化建设。综合运用认证、检测和计量等方式促进长三角体育标准化工作深度融合。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参与体育领域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体育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初步建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具有上海特色和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海体育标准体系,体育领域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数量达到55个以上。 到2030年,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治理等领域,形成一批高水平标准,体育领域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达到80个以上,国家级、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明显增加,参与国际标准化、国家标准化、长三角区域标准化活动能力明显提升,标准在上海体育领域的服务推广力度和效益明显增强。体育标准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技术机构更加优化,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服务机构不断涌现,上海体育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到2035年,建成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相适应的高质量发展的体育标准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体育标准体系。加强体育标准化工作整体设计,制定上海体育标准体系框架。明确体育标准化工作路径指引,推动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协同发展,优化标准供给结构。聚焦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体育赛事和场馆管理、体育市场治理等领域,制定一批地方标准。聚焦体育制造业、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体育传媒和信息服务业、体育融合发展新业态等领域,突出团体标准的先进性,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二)完善标准工作机制。制定《上海市体育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根据工作需要成立本市体育标准化技术组织,为体育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搭建上海体育标准化工作平台,提高统筹协调、信息公开、部门联动、区域协同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发挥标准化在推进长三角区域体育一体化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推进工作机制。 (三)推进标准有效实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主体在标准实施中的示范发动作用,强化标准化意识的培训,在体育领域营造浓厚的标准化文化氛围。综合运用文本公开、标准释义、标准解读、信息反馈、评估评价等方式,增强标准宣贯效能。开展地方标准实施评估和复审,定期发布上海体育领域标准清单,拓展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开展标准适用性评价。引导消费者、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加强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 (四)提升标准发展能级。依托产业集聚区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资源与产业资源对接,开展标准技术指标研究与验证,提升标准技术指标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建立跟踪、翻译、传递机制,以先进标准推动上海体育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领域 (一)全民健身领域。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标准化建设,动态调整体育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标准技术支撑。 1.扎实推进健身场地设施标准化。建立健全“一江一河”沿岸体育健身设施、都市运动中心、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体育公园等标准,形成具有上海鲜明特色的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标准。深化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制定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服务系列标准,引领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品质提升。强化市民益智健身苑点、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等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推动公共体育设施规范化建设。 2.稳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标准化。聚焦市民运动会、城市业余联赛、社区健康运动会、科学健身指导体验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等赛事活动,形成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承办、评估标准体系。围绕“全民健身日”“体育宣传周”等活动,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的服务标准,强化标准实施。 3.持续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标准化。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在标准制定中的引导作用,完善各运动项目相关服务规范。支持围绕“三大球”、路跑、冰雪、击剑、马术、帆船、电竞、航空、汽摩、定向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体育项目开展标准化试点。制定社会体育俱乐部建设标准,促进社会体育俱乐部规范健康发展。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制定业余运动等级、教练员水平等级标准,开展业余运动等级和教练员水平等级认定。 4.积极推动科学健身指导标准化。持续深化“体医养融合”,探索制定体医交叉培训和运动健康师培养标准,打造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改革,完善社区体育服务配送标准,更好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指导市民科学健身中的生力军作用。 (二)竞技体育领域。以备战奥全运会为导向,注重体育科技和后备人才标准化建设,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1.固化竞技体育科技研究成果。研究制定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形态机能测试指标体系。依托市级体育训练基地,聚焦重点项目,创新探索训科医一体化团队建设标准,提升科学训练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加大在训练数据智能化、运动装备新材料、运动损伤预防、伤病诊断、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准。 2.探索后备人才标准化培养模式。推进传统体校改革,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体校建设标准。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评价标准和认定办法。深化学校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一条龙”学校课余训练管理标准。优化本市各项目青少年运动员二线选材标准,提升体育后备人才选材精准度。加强市运会、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青少年锦标赛等赛事办赛质量标准化评估。 (三)体育产业领域。发挥标准化在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中的引领性作用,提升办赛标准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 1.强化体育赛事标准化。完善运动项目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构建体育赛事活动标准体系。推进国际性、全国性、市级体育赛事在组织举办、赛事规范、风险防范、应突处置等方面标准的研制和试点,提升竞赛表演产业能级。推进研制体育赛事举办信息化应用标准。开展“上海赛事”品牌认证,持续扩大上海品牌赛事的国际国内影响力。探索区域性赛事举办和认定标准,加快长三角体育一体化进程。 2.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标准质量。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体育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等企业将自主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促进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广复合型体育消费场景,促进体育服务标准化。推进体育制造、体育场馆智能化研究,加快体育产品制造和体育场馆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鼓励体育企业开展“上海品牌”认证,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力、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知名体育企业,打响体育行业“上海服务”“上海制造”品牌。 3.推进体育融合发展标准化。深化体育跨界融合,培育一批体育与文化、旅游、养老、健康、教育、商业、互联网、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产品和服务标准。坚持标准引领,推动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集聚区、体育旅游基地、体育类特色小镇等各类体育空间载体认定和评估,促进功能提升和良性发展。完善体育产业统计调查标准。 (四)体育治理领域。加强体育市场监管标准化建设,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创新体育市场监管。落实“双减”政策,建立健全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要求,鼓励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研制体育培训课程内容、场地设施、教学师资和专业服务标准,提升社会体育培训服务供给质量。加强体育健身行业自律,建立健身场馆、健身教练服务等级标准体系,促进体育健身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探索体育市场信用治理,推进各类体育培训机构、经营性体育场所、体育从业人员星级评定标准等研究。 2.加快体育数字化应用。大力推动体育领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打造全市统一的智慧体育服务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体育产品、体育服务、体育治理等领域中的应用,着力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标准研制和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体育标准化工作统筹,强化部门间协同,体育主管部门将标准化建设纳入体育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人员。创新工作模式,培育和挖掘体育标准化建设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加快人才培养。搭建体育标准化培训平台,广泛开展体育行政部门、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企业等工作人员标准化工作培训。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支持培养掌握国际规则、精通标准技术、熟悉体育领域的专业人才。做强体育标准化技术机构,把握体育标准化前沿动态,充分发挥标准化专家在重点领域标准化推进中的作用。 (三)落实经费保障。加大体育标准的经费支持力度,体育主管部门将标准研究、制修订、宣贯实施、效果评估等经费纳入部门预算。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按照关键、应急、一般进行分类管理,对关键标准和应急标准给予资金倾斜,鼓励社会力量自筹参与一般标准的制修订。加强经费使用监督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世界标准日、体育节庆活动等,多渠道开展体育标准宣传,普及标准化知识,树立标准化理念。推进长三角区域性体育标准化交流,扩大上海标准影响力。积极培育体育标准化文化,促进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体育标准化建设,增强推行体育标准化的浓厚氛围。 上海市体育局办公室 2023年2月15日印发 (来源: 上海体育 半沧 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