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通知

(210 次阅读)
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成人教育协会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表日期:2025-03-03)



浦东新区成人教育协会全体会员:
    《浦东新区成人教育协会2025年工作要点》已经第八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工作委员会根据本会2025年工作要点,结合分支机构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2025年的工作计划,并报送浦东新区成教协会秘书处。
成教协会秘书处地址:
浦东新区张杨路1518号805室  邮编:200135
联系电话:58733002  58732322
电子信箱:cjxh@021edu.cn
上海市浦东新区成人教育协会
二零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上海市浦东新区成人教育协会 2025 年工作要点
(经 2025 年 2 月 27日八届五次理事会议讨论通过)
 
2025年,将是全面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也是协会而立之年再出发的开局年、2025-2027三年规划实施的起始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这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站在新的起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办好终身教育,用好新兴技术,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强国建设目标,努力发挥桥梁、纽带、参谋、助手作用,努力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平台服务实效,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协会根据三年工作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2025年将围绕以下重点开展工作。
一、加强协会组织建设
1.坚持党建引领。要充分发挥协会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带动引领作用,以增强政治引领为导向,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协会发展引领共进发展。持续推进党建合作共建,完善“公益法律服务日”项目,在推动和完善上下工夫,使其更贴合实际。
2.加强学习型社团建设。要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提高对建设教育强国的认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大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办好终身教育。要结合中心工作,组织学习新政策、新理论、新知识,共同提升业务素养和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学习交流机制。各工作委员会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多种形式学习培训活动,鼓励协会工作人员结合工作业务主动有计划的学习,并积极参加协会组织安排的各类学习培训。
3. 完善组织机构和会员队伍。要进一步完善协会会员队伍和各级组织机构建设。按规定落实理事会、监事会职责和民主议事制度,不断提升理事、监事的履职能力。继续做好会员的发展工作,不断扩大会员的覆盖面。
二、服务终身学习活动
4.持续发挥宣传平台作用。要依托协会“一网一号一刊”以及《浦东社区教育》《浦东民非教育》等宣传主阵地,宣传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分享经验,探讨问题,服务市民终身学习。有计划开展通讯员工作交流和业务培训,为会员单位通讯员队伍赋能提质。
5.启动城市漫步-《City Walk浦东行》游学活动。要组织研讨、挖掘、传播本地区的文化特点、特色品牌资源,逐步完善游学景点和线路,以实践参与、寓教于乐的游学形式,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协同推进“人文行走”项目的深化发展。
6.协助开展特色品牌活动。要配合做好浦东承办2025年上海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相关工作。继续协助区学促办、教育局组织开展好建设学习型社会特色品牌活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动员、组织和引导更多的会员单位和市民群众参与终身学习。
7.推进AI知识学习应用。要鼓励支持会员单位参与人工智能应用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社区各类人群的辅导普及,探索AI在终身学习中的应用,努力用好新兴技术,提升服务终身学习的实效。
8.继续发挥枢纽作用。要搭建各种学习交流平台、信息沟通平台、宣传展示平台。加强与其他机构、社会组织的学习交流,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助力项目推广、合作共建、行业发展。
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9.做深做实民办学校事务委托管理项目。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培训机构分类管理,协同推进“双减”政策的实施。针对行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关注政策导向,及时做好动态调研,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在认真履行2024年民办教育事务委托项目职责的同时,为承接新一轮委托项目做好积极准备。
10.积极探索行业组织的自我管理机制。要持续探索有效运行“协会-民非教育工作委员会-片区工作小组”三级工作网络,开展多形式贴近需求的学习交流活动,增强协会凝聚力,推动行业自治自律。
11.提升“民培学苑”品牌的内涵价值。要贴近培训机构实际需求,开展多样化学习培训和交流研讨,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和典型案例的剖析研讨,赋能校长队伍建设和行业健康发展。在与市培训协会合作开展“培训师”项目的基础上,将进一步组织开展培训机构校长岗位培训,帮助培训机构提高校长的岗位任职能力。
12. 促进教育资源融合发展。要进一步促进各级各类终身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的融合发展。继续探索社会培训机构的资源在社区教育、社区治理、社区文化中的共建共享,引导鼓励社会培训机构的课程资源参与社区教育和银发课程、市民延时课堂服务。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