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春风轻拂面庞彩绳飞舞,空竹映朝阳。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2025年塘桥非遗空竹课程进校园正式启航!千年非遗,一绳牵动文化脉动。
空竹,这项源自三国的民间技艺,历经唐宋的繁荣,承载着中华传统民俗的智慧结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项集技巧与艺术于一体的运动,更是一部“旋转的史书”。
塘桥街道,沪上空竹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深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从明清时期街头巷尾的杂耍绝活,到如今国际舞台上的文化交流名片,空竹的每一次旋转,都在诉说着文化赓续的故事。
文化深耕,匠心护航
作为塘桥街道发展多年的一街一品项目,针对空竹文化不断深耕和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空竹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举措。特别是建立了塘桥街道空竹培训基地,举办了青少年兴趣班。街道联合专业教练团队,为学校量身打造了阶梯式课程体系,这是“非遗文化进校园”计划的创新实践,让非遗传承既接“地气”,又显“文气”。
如今,空竹这一非遗文化已在文建中学、交大附属浦东实验中学北校、东方小学的校园沃土中生根发芽。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
从笨拙到欢喜,空竹点亮成长时刻
扎马尾的女孩追逐着“逃跑”的空竹,笑声清脆;几个男生较着劲,比拼谁转得更久;还有孩子兴奋地展示着刚学会的“蚂蚁上树”,让空竹顺着棉线缓缓爬升……
在校园里,见证了孩子们与空竹的欢乐互动。2025年,塘桥街道将继续秉持“培养‘空竹小达人’,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这一理念,带着空竹课程走进校园,让这项古老技艺与青春活力相遇,共同书写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篇章。
期待每一个旋转的空竹都能成为播撒文化火种的星辰,照亮孩子们的心灵。让这份承载着千年智慧与韵味的文化脉动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生生不息。
(来源:塘桥热线 / 简妮 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