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风拂面,高桥的非遗松饼也在这春意盎然中焕发出新的生机。3月底,高桥、高行和高东三镇社区学校联手举办高桥松饼体验活动,携手共绘美好未来。活动邀请了高桥的非遗松饼技艺传人王老师,带着她独特的手艺活,走进三镇社区学校联合教室,与老师们一起体验百年松饼的制作技艺。
高桥松饼,原名细沙千层饼,已有百年历史,曾是上海的名牌产品。它承载着高桥人的记忆和情怀,是上海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老师的手法娴熟,十多道工序在她手中仿佛魔法般进行着。轮到老师们自己动手了,却遇到了各种困难:擀不平、弄不圆、忘记翻面、起酥皮……
王老师笑着说:“松饼的制作技艺被著入《全国食品科技制作方案》一书,也被称为‘沪郊百宝’之一。能称为非遗制作技艺,也是名不虚传的。”她耐心地指导着老师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老师们在制作松饼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非遗技艺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匠人精神的可贵。他们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敬佩那些传承和发扬非遗技艺的匠人们。
吃上一口自己做的百年松饼,再穿越到现代版的松饼玩偶DIY制作,把高桥松饼的模板同比例放大,再用丙烯颜料刻画在已经烤好的模型上,老师们开心地运用创意美术,把这个高桥松饼定格在“永生”。
高桥松饼的传承与发展,如同这春日里盛开的鲜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非遗技艺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的传承,是匠人精神的传承。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份美好永远传承下去!
(浦东新区高桥镇社区学校 供稿 / 简妮 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