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群“村官”大学生
(本站转发日期:2012-5-31)
大学生“村官”,大家都知道,那“村官”大学生,您了解吗? 在海南,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干部,借助“村官”大学生培养计划,他们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村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批懂现代农业,有技能、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如何提高海南农村‘两委’干部的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我们想到了开班让他们上大学。”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李红梅说。 2008年,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在昌江县试点,向农村招收“两委”后备干部,以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开展大专学历教育。县里对学员实行“四免一补”政策,即免学费、免书费、免实践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县政府从年度培训经费中全额划拨。 针对学员“村官”的身份,在时间安排上,海南广播电视大学采用业余和脱产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在不耽误学员农村作业和基层工作基础上,利用农闲时期和周末时间集中到省校脱产学习。其他时间,学校派专业教师下到各市县集中授课点,送教上门。在课程安排上,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双带头人”的办学目标,开设农村政策法规、乡村规划管理等行政管理方面课程,旨在提高“村官”行政管理水平。同时,还开设了种植、养殖技术等经济管理课程。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学员们的变化让老师们大为惊喜:入学前,三分之二的学员从未接触过电脑和网络,经过学习,绝大多数学员掌握了开放教育学习模式,能够顺利地通过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平台接收教学管理信息;掌握了通过论坛、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查询信息、受理事务、反馈意见等方法手段。学员们普遍增强了依靠科技兴农的创新意识,许多学员表示,要用所学知识引导和帮助群众依靠科技提升产业水平。 试点项目进展顺利,“村官班”随后扩大到文昌市、五指山市和琼中县,招生规模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经过一年的学习,“村官班”的大学生们学有所用,更好地发挥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的作用。 黎有荣是陵水县光坡镇章宪村副书记,经过村委会和乡镇推荐,他成为陵水县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班首批学员。从开始接受大学教育那天起,黎有荣就心怀带领村里群众共同致富的美好愿景。 “章宪村大潜洋无论海拔、土壤条件、阳光气温,还是排灌措施,都非常适宜种植出品质优良的圣女果,可为什么村民种植的圣女果都卖不了好价钱?”黎有荣调研后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总结出原因:一是大多数果农没有真正把种植圣女果当作主业来抓;二是怕投入,配方施肥不到位;三是种植管理技术要领没有掌握。 在“村官班”学到的知识派上了用场。黎有荣承包了35亩地种植圣女果,决定率先示范。他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种植管理方法和技术,掌握了圣女果种植过程的配方施肥和科学管理要领,并向村民推广。在圣女果收获季节前期,黎有荣积极走访市场,调查行情,主动联系各地客商,在村里设立圣女果直发内地收购点,帮助章宪村和附近村果农解决销售难的问题。收购点在2010年冬季一茬收购过程中,共消化了300多万斤圣女果,直接销往北京、上海等地。他自己也收获圣女果24万斤,纯收入达60多万元。 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龙鳞村村长唐吉,将在“村官班”学到的行政管理知识运用到了村里的管理上。2009年,他带领村民以每家每户以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农家乐合作社。村民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人称“龙鳞模式”。到目前为止,龙鳞村共接待游客17.3万人次,创利173万多元,占村民收入的40%,人均年收入从2009年的6000元增长到2011年的11000余元,2011年又被评为“全国模范村”。 唐吉还利用所学到的管理知识设置了一套分层分级管理的方法,将龙鳞村打理得井井有条。他说,每家每户都是股东,以前自己总是忙得团团转,现在村子实行分级管理运行,他也有了更多时间思考合作社的发展。 随着村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共产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唐吉介绍说:“以前,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发展优秀青年入党,现在村民都很积极,2011年,全村共有13人主动申请入党,就连计划生育工作也更好开展了。” 2010年3月,海南省委组织部牵头,联合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电大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海南省2010年—2015年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将海南电大“村官班”招生范围扩大到全省18个市县,计划在5年内,省财政投入1459.5万元,市县财政配套投入840.5万元,培养5000余名农村干部大学生。目前,在校“村官班”共有61个班,学员2722人,毕业生139人。 李红梅说:“有了这些活跃在全省18个市县的‘村官’大学生,农村‘两委’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不强、在群众中缺乏公信力等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基层组织的领导地位将更加稳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将更加坚实。”
(来源:《光明日报》 斯原选编) |